什么是登革热
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,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,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规定的乙类传染病。
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,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,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规定的乙类传染病。
近日,一则“广东100%的蚊子对常用杀虫剂产生抗药性”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。这一结论来自国内一项长期监测研究,专家警告,蚊媒抗药性问题已迫在眉睫。面对这一严峻形势,许多人担忧:如果蚊子连药都不怕了,像基孔肯雅热这样的蚊媒传染病是否真的无法防控?我们该如何应对?
每日重点巡查公园内各类积水点,包括奇石假山凹槽、树洞、储水植物(竹头、芭蕉)叶腋、大片落叶等自然积水处,凹槽、树洞及时封填。每日清理绿化带内垃圾、花盆及水生植物容器积水,游乐场防撞轮胎需打孔排水或室内存放。对湖泊池塘等大型水体实施生态治理,放养食蚊鱼等灭蚊鱼种
8月5日,记者从中国石油集团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获悉,针对近期全球基孔肯雅热疫情活跃、我国输入性病例风险增加的形势,中国石油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号召,结合行业特点编制并发布《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手册》,系统指导所属单位及员工科学防控蚊媒传染病,切实保障员工生命安
当前,天气高温多雨,蚊媒活动愈发活跃,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也随之显著增加。为营造干净整洁、健康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,筑牢我区健康防线,我们向全区广大市民发出倡议如下:
患者发病后,血液中存在该病毒,若此时被伊蚊叮咬,病毒会进入伊蚊体内繁殖,经过2到10天,伊蚊就具有传染性,当它再叮咬其他人时,病毒会随之传播,造成人际间感染。
夏天一到,蚊子就像商量好了似的,一个接一个来“报到”。晚上开窗睡觉,即便点了蚊香、涂了驱蚊液,还是可能被叮得满身包。其实,蚊子真正的“克星”,是科学的防蚊方法。
经过前期密度调查,选取社区绿植集中度高的楼顶、绿化带,布置多个“扩散站”,每个“扩散站”释放携带沃尔巴克菌(Wolbachia)的雄性白纹伊蚊。这些雄蚊与野外雌性白纹伊蚊交配后,会让雌蚊产的卵无法孵化,从源头控制白纹伊蚊繁殖,降低登革热等蚊媒疾病传播风险。